港口码头起重吊机的主要技术参数
1、起重量Q ——安全正常工作所允许的起吊货物的质量。 (kg、t)
起重量不包括吊钩、吊环等吊具的质量。
起重量包括抓斗、电磁铁、集装箱吊具、料桶等吊具的质量。
起重量较大的起重机常有两套起升机构,起重量大的为主起升机构或主钩,较小的为副起升机构或副钩。副钩起重量为主钩的1/5~1/3,如125 /32t;350/75/15t。幅钩的起升速度较高,可以提高起重机的生产率。
起重量随幅度变化的起重机,起重量为小幅度时的大起重量。
有的起重机用“载重力矩”(Q×R),参数决定了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抗倾覆稳定性的能力。
起重量应符合系列标准(GB783-65)0.5、1、3、5、8、10、16、25、32、40、50、63、100、200、500等
确定:
起重量一般由使用部门根据需要提出,其数值符合起重量的系列标准。
对于港口起重机的起重量:
件杂货:以经常起吊的重件为主要依据。
散货:根据生产率和有关机构的工作速度确定。
2、幅度R(外伸距L)
旋转臂架类起重机:旋转中心至吊具中心线的水平距离。
非旋转臂架类起重机:臂架下铰点至吊具中心线的水平距离。
外伸距——对桥式卸船机而言,临水侧的轨道中心线至吊具中心线的水平距离。
确定:
幅度和外伸距与装卸对象的尺寸有关,如船宽、舱宽等。
幅度和外伸距与装卸工艺有关,如是否需要过驳作业。
幅度和外伸距与临水侧轨道中心至码头边缘的尺寸有关。
幅度和外伸距与轨距及旋转轴线位置有关。
3、起升高度H
吊具下极限位置至上极限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。
装卸起重机一般有轨上、轨下或水上、水下起升高度。
确定:
取物装置自身高度的影响(如吊钩、抓斗)。
货物本身高度及索具的长度。
所需跨越障碍的高度。
船舶的空载高潮及满载低潮时吊具能到达舱底。
浮吊船倾斜的影响。
4、轨距、跨度和基距
轨距——有轨起重机或起重小车行走轨道中心线间的距离
轨距的大小取决于跨越铁路线的数目,单线6米,双线10.5米,三线15.3米。
跨度——对桥式起重机而言,起重机运行轨道中心线的距离。依厂房和货场的宽度而定。
基距——沿轨道方向,两支腿中心线的距离。
5、工作速度V
额定工况下(额定载荷,原动机额定转速和转矩),各工作机构的速度。
起升速度——取物装置的运动速度。
变幅速度——取物装置从Rmin~Rmax的平均线速度。
回转速度——起重机转台的转速。
运行速度——起重机或小车的行走速度。
确定:
根据作业性质的要求:
前沿机械速度要高,后方机械速度较低,非工作性机构,速度较低。
根据运行距离的要求:
运行线路较长的速度要高,运行线路短的速度较低。
生产率Q——单位时间内吊运货物的总吨数。它表明了起重机工作性能的综合指标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/news/detail/182.html